听运河边的“拉魂腔”柳琴戏,是否还在绕着梁

[复制链接]
查看335 | 回复0 | 2022-6-20 01:58:4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她眼前散着一溜儿的胭脂。眉笔上脸,勾出神采飞扬的形状,若是短了些,整张脸似乎像是塌了架。比及 胡琴,梆子、铜锣顺序 递次 响过之后,她登台。脚步贴着地,细细密密一板一眼的踩着节奏,台中央一个亮相,开腔了。

“过五月,到六月,六月里更比这五月里热。今年小麦子收成好,梅翠娥家里我也蒸馍馍。”



唱腔里,若干 有点南人北相的意思。转来转去有点儿软糯,但边边角角却带些豪气,吞咽起来如同干硬的粽子米。这是2019年暮春的一个下午,我们在京杭年夜 运河故道,台儿庄古城的台下,听“梅翠娥”讲一个几百年前的庶民 家的故事。

“梅翠娥”,只是一个艺术角色,今天担纲演绎的是来自台儿庄本地  的名角儿,闫红艳。她53岁,是本地 处所 戏种“拉魂腔”的第五代传人。



柳琴戏,又称“拉魂腔”,由民间小演唱“拉魂腔”和“肘鼓子”结合而成,1953年正式命名 为柳琴戏。同时,“肘鼓子”是“茂腔”的开山祖师 。茂腔为人所知是因为著名作家莫言的重复 推荐,这位高密籍作家在多个场合  表达过对茂腔的喜爱,莫言曾感慨  茂腔令他魂牵梦绕,是个“拴老婆橛子戏”。

“六月比五月里热”,是一种自然纪律 。但始终唱着这曲子的闫红艳,却看着拉魂腔一天天凉下来。



相传,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,距今约二百多年。在最早的说唱时期,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,以一家一户或一二人结伴,走乡串里“唱门子”乞讨,那时候唱的节目被称为“篇子”,年夜 多沿门说唱,既无弦乐伴奏,也无服装道具,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;到了清咸熟年 间,柳琴戏有了专业艺人和班社雏形,演出小生、小旦的“二小戏”或外加小丑的“三小戏”,这种戏也称“对子戏”,在对子戏鼎盛时期,演员的妆容和服装道具多有变换,历久 的演艺,也让演员们形成了句尾委婉缱绻 的拉腔,“拉魂腔”随之成熟。

到了清末民初,柳琴戏已经形成了七八个艺人,甚至十多个艺人组成的职业班社,演出形式也由原来单一的“唱对子”和打地摊演出的“跑坡”;后来,一些柳琴戏班社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或城市演出,在政府的培植 下,获得 了迅速繁华 ;而到了如今,柳琴戏却在慢慢‘失宠’,很多演唱柳琴戏的老艺人都相继退休,愿意传承的年轻人又少之又少,许多精彩唱腔、唱法和表演艺术无法完全传承下来,再加上柳琴戏板式尚不完善,缺少立异 ,柳琴戏似乎开始走下坡路。



“其实我也着急啊。古城给了我们一个舞台,把这当家,天天在这里表演,《喝面叶》、《小书房》、《张郎与丁香》都是我们在舞台上表演最多的曲目,来的人都喜欢听。可出了古城,天下那么年夜 的地儿,我们又该去哪里?”闫红艳不太爱说话。在舞台上把喜怒哀乐做足了以后,她日常的脸色 和想法,都敛进了心里。



“但传到我手里第五代了,我还要唱下去吧,传承人既然是你,就得做好这一辈该做的事儿啊”。

不远处,有个年轻女孩笑着说:“挺好听的,拍个抖音发发吧。”

“算了,能火吗?”一边的男孩拉着女友,离开了。



(齐鲁晚报•齐鲁壹点记者 李康宁 张琪)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28

主题

40

回帖

174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74